虽然中国的充气膜结构建筑出现于1995年,但事实上,中国的气承膜结构建筑直到2006年才真正进入成长阶段,直到2014年才迅速发展。与国外相比,我国充气膜结构确实起步较晚,使得很多人对充气膜结构建筑的优缺点了解不多。
气膜建筑系统是一种快速灵活的大型场馆建筑施工方式,现场施工不超过一周,也为您节省了项目管理的成本。灵活的施工方法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,基础要求低,重量轻,可以随时移动。
气膜建筑是采用内外气压差支撑的新型建筑结构,在安全范围内,气膜内部空间的气压越大,能够抵御的风荷载,雪荷载的能力也越高,从而气膜建筑产生形变的可能性就越小,也就越安全。例如,气压在1.75英寸水柱时会跟承受每小时80英里的风相当.如果压力不能到达抵抗风雪的安全值,结构就有坍塌的危险.气膜建筑的主入口,全方位满足人员及车辆的进出。所有出入口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,并严格遵循设计规范,牢固、安全。假若气膜建筑因不可抗拒因素发生意外导致缓慢坍塌,则气膜屋面下降到据地面2米所需的时间不会少于30分钟,保证足够逃生时间,保证人员安全。
随着跨度的增加,传统结构建筑的单位面积建设成本将呈几何倍数增加;相反,随着跨度的增加,单位面积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.(当跨度超过30米时,气膜建筑的建设成本可比传统建筑降低50%以上.)气膜建筑的空调和采暖能耗远低于传统建筑.根据30多年的跟踪记录,世界上有1000多个成功案例表明,气膜建筑空调和供暖的能耗仅为传统建筑的10%→30%。后期气膜建筑基本不需要维护,为高水平、低成本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保障。
在传统建筑中,不能人为控制建筑内部的气压、湿度、新风量等因素.在气膜建筑系统的内部空间中,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气压、温度、湿度、新风量、照度等所有因素。,提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.有效利用膜材料对光线的高反射率,为建筑内部提供均匀的照明效果,明效果,利用透光膜(透光率25%)在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。